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下肢肌肉疼痛怎么办

2025.08.01 08:56

下肢肌肉疼痛可通过热敷或冷敷缓解局部不适、适度拉伸放松紧绷的肌肉组织、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服用非处方止痛药物减轻症状、保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具体分析如下:

1.热敷或冷敷缓解局部不适:热敷适用于慢性劳损或僵硬,能扩张血管改善供血,每次15-20分钟。冷敷针对急性拉伤或肿胀,可收缩血管减少渗出,每次10-15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两者均需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防止烫伤或冻伤。

2.适度拉伸放松紧绷的肌肉组织:缓慢进行下肢拉伸动作,如勾脚尖伸展小腿后侧,保持15-30秒。避免弹振式拉伸,防止加重损伤。疼痛期间以静态拉伸为主,每日2-3次,逐步增加幅度。

3.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沿肌肉走向轻柔按压,配合关节被动活动。使用掌根或拇指缓慢推揉,避开骨骼突出处。疼痛明显时可结合药油,但皮肤破损禁用。每次10分钟,力度以耐受为限。

4.服用非处方止痛药物减轻症状:常见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需按说明书控制剂量。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消化道不适者慎用。药物仅缓解症状,长期疼痛需就医排查。

5.保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暂停剧烈运动或长时间站立,平卧时抬高下肢减轻充血。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恢复期间减少负重活动。逐步恢复运动强度,以不引发疼痛为原则。

疼痛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红肿发热、夜间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强效镇痛药物或盲目推拿。日常注意下肢保暖,运动前后做好热身与放松。饮食中适量补充钙质与维生素,维持肌肉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