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菌群失调是怎么引起的

2025.04.16 11:04

菌群失调是由长期使用抗生素、饮食结构不合理、免疫力下降、精神压力过大、慢性疾病影响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1.长期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会破坏正常菌群平衡,尤其是广谱抗生素对肠道、阴道等部位的共生菌影响显著,导致条件致病菌过度繁殖引发感染或炎症。

2.饮食结构不合理:高糖高脂低纤维的饮食会抑制有益菌生长,而缺乏膳食纤维使肠道菌群缺乏必要营养来源,长期如此造成菌群多样性下降和代谢功能紊乱。

3.免疫力下降:免疫系统功能减弱时无法有效调控菌群平衡,例如化疗、艾滋病等情况下,条件致病菌趁机增殖并突破黏膜屏障引发继发感染。

4.精神压力过大:持续焦虑或抑郁会通过脑肠轴影响肠道蠕动和消化液分泌,改变肠道内环境酸碱度和氧气含量,从而干扰原有菌群的定植和相互作用。

5.慢性疾病影响:糖尿病、肝病等代谢性疾病会改变体内pH值和营养代谢途径,导致特定菌群过度消耗或异常增殖,进一步加剧微生态失衡。

菌群失调的发生往往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个体因体质差异表现各异。预防需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和原发病管理,必要时通过菌群移植或补充益生菌辅助恢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