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胆源性便秘怎样治疗

2024.12.23 07:18

胆源性便秘的治疗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利胆治疗、促进胃肠动力、调节肠道菌群、适当运动。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结构: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等。膳食纤维可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同时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因为这类食物会刺激胆囊收缩,可能加重胆源性疾病,进而影响肠道功能。还应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饮水1500-2000mL左右,使粪便松软易于排出。

2.利胆治疗:根据病情可使用利胆药物。例如熊去氧胆酸,可以促进胆汁排泄,改善胆汁成分,减轻胆汁淤积。胆汁排泄顺畅有助于脂肪类食物的消化吸收,减少因胆汁排泄不畅导致的消化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便秘。同时,利胆治疗也有助于缓解胆源性疾病本身的症状,间接改善便秘情况。

3.促进胃肠动力:可选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药物。这类药物能刺激胃肠道平滑肌的蠕动,增强胃肠动力。对于胆源性便秘患者,胃肠动力增强有助于推动肠道内容物的移动,防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而干结。主要作用于胃肠道的肌间神经丛,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发挥促动力作用。

4.调节肠道菌群:补充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正常的肠道菌群有助于维持肠道的正常功能,包括消化、吸收和排便等。胆源性疾病可能会影响肠道菌群的平衡,补充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改善肠道功能,促进粪便的排出。益生菌能够分解食物残渣,产生短链脂肪酸等有益物质,刺激肠道蠕动。

5.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对改善胆源性便秘非常重要。像散步、慢跑、瑜伽等运动,可以增强腹部肌肉力量,促进肠道蠕动。运动还能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改善整体消化功能。例如散步,每天坚持30-60分钟,可刺激肠道有规律地蠕动,有助于缓解便秘症状。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如果便秘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出现腹痛、发热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精神压力过大,因为精神因素也可能影响肠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