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5.08.27 08:30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支持治疗、保肝药物应用、对症处理并发症、严格卧床休息、避免肝毒性物质接触。具体分析如下:

1.一般支持治疗:甲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需保证充足营养摄入,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为主,适当补充维生素。水分摄入需充足,维持电解质平衡。对于食欲不振或呕吐严重者,可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能量。避免饮酒及油腻食物,减轻肝脏负担。

2.保肝药物应用:临床常用保肝药物如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等,可促进肝细胞修复,降低转氨酶水平。药物选择需根据肝功能指标调整,避免过量使用导致代谢负担。中药制剂如茵陈蒿汤等也可辅助改善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对症处理并发症: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可选用利胆药物如熊去氧胆酸缓解胆汁淤积。严重瘙痒可短期使用抗组胺药物。若出现凝血功能障碍,需补充维生素K或新鲜血浆。

4.严格卧床休息:急性期需绝对卧床,减少体力消耗,促进肝脏血流供应。症状缓解后可逐步恢复轻度活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劳累可能加重肝损伤,延长恢复时间。

5.避免肝毒性物质接触:禁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结核药等。生活中避免接触化学毒物或工业溶剂。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防止交叉感染。

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如转氨酶、胆红素等变化。出现持续高热、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康复期仍应定期复查,确保肝脏功能完全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