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小儿尿失禁的原因是什么

2024.10.28 17:48

小儿尿失禁的原因主要有大脑皮质发育未完善、泌尿系统畸形、神经源性膀胱、心理因素、泌尿系统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大脑皮质发育未完善:小儿大脑皮质发育尚未成熟,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功能较弱,容易出现尿失禁现象。这是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阶段,随着年龄增长,大脑皮质逐渐发育成熟,对排尿的控制能力会逐步增强。一般不需要特殊干预,但家长可通过规律的排尿训练,如定时提醒小儿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等,帮助小儿建立良好的排尿习惯。

2.泌尿系统畸形:某些泌尿系统的先天性畸形,像膀胱输尿管反流、后尿道瓣膜症等,会影响尿液的正常排出和储存,从而导致尿失禁。这需要通过详细的泌尿系统检查,如超声、造影等确诊。一旦确诊,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畸形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药物治疗、手术修复等方法进行纠正。

3.神经源性膀胱:神经系统病变影响膀胱的正常功能时可导致神经源性膀胱。例如脊髓栓系综合征、脊柱裂等疾病,会干扰神经传导,使膀胱逼尿肌和括约肌功能失调,引起尿失禁。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先治疗原发病,同时可能需要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导尿等措施来改善尿失禁症状。

4.心理因素:小儿在经历一些心理创伤,如突然的环境改变、亲人离世、受到惊吓等,可能会出现心理性尿失禁。这种情况下,需要给予小儿足够的关爱和心理支持,帮助其缓解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通过心理疏导等方式来改善症状。

5.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受到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时,炎症刺激可导致膀胱黏膜敏感性增高,引起尿频、尿急,严重时可出现尿失禁。通常需要进行尿液检查以明确诊断,然后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使用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小儿尿失禁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在发现小儿有尿失禁的情况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以便准确找出病因并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