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睡得晚起得晚应该怎么办

2025.08.01 08:56

睡得晚起得晚可以通过逐步调整作息时间、白天增加光照接触、避免午睡过长、睡前减少屏幕使用、晚餐避免过饱来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逐步调整作息时间:每天提前15-30分钟入睡和起床,让身体适应新节奏。突然改变作息可能导致失眠或疲劳,循序渐进更符合人体生物钟调节规律。连续坚持一周后,可再提前15分钟,直到达到目标时间。

2.白天增加光照接触:早晨起床后尽快接触自然光,促进褪黑素消退。光照能刺激大脑活跃度,减少困倦感。阴天也可在窗边活动,或使用高亮度灯光模拟日照。避免长时间处于昏暗环境,以免加重昼夜节律紊乱。

3.避免午睡过长:白天小睡控制在20分钟内,避免进入深度睡眠。过久午睡会减少夜间睡眠驱动力,导致晚间更难入睡。若感到疲惫,可选择闭目养神或轻度活动代替长时间躺卧。

4.睡前减少屏幕使用:睡前一小时停止使用手机、电脑等发光设备。屏幕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延迟入睡时间。改为阅读纸质书或听轻音乐,降低大脑兴奋度。保持卧室光线柔和,营造安静环境。

5.晚餐避免过饱:睡前3小时完成进食,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过量饮食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睡眠质量。少量温水可缓解饥饿感,但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

调整过程中可能出现短暂不适,需保持耐心。若长期无法改善或伴随头晕、心悸等症状,建议咨询专业医师。夜间工作人群需额外注意光照与作息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