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宝宝对眼怎么办

2025.09.18 16:35

宝宝出现对眼的情况,可能是暂时性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需要干预的病理问题。大多数婴儿在6个月以内由于眼部肌肉发育不完善,可能出现暂时性对眼,随着成长会自然改善。若对眼持续存在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排除斜视等眼部疾病。

婴儿的眼球协调能力需要时间发育,早期对眼可能与鼻梁较宽、内眦赘皮等生理结构有关,造成视觉上的错觉。家长可以观察宝宝对眼的频率和持续时间,若在6个月后仍频繁出现,需警惕病理性斜视。斜视可能影响双眼视功能发育,导致弱视或立体视觉缺失。眼科医生会通过专业检查评估眼位、眼球运动及屈光状态,必要时建议配镜、遮盖疗法或手术矫正。

日常生活中,避免让宝宝长时间注视过近的物体,如近距离悬挂玩具,建议保持30cm以上的距离。定期用颜色鲜艳或发声的玩具引导宝宝目光追随,锻炼眼部肌肉协调性。若发现宝宝对眼伴随畏光、流泪、眼球震颤或头部偏斜,需立即就医。切勿自行使用偏方或延误治疗,早期干预对改善视力发育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