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急性胆囊炎治疗原则是什么

2025.01.07 17:53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控制感染和支持治疗。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症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急性胆囊炎通常是由于胆石症引起的胆囊炎症,表现为右上腹剧烈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上,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或CT扫描,明确诊断。对于大多数急性胆囊炎患者,尤其是合并有胆石症的患者,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案。通常在发病后24至48小时内进行胆囊切除术,以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在手术前,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疗,以控制感染和炎症。对于一些高危患者或手术风险较大的患者,可能会考虑保守治疗,如使用抗生素、镇痛药和静脉输液等,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手术。术后护理同样重要,包括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术后并发症、适当的营养支持等,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在急性胆囊炎的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方面。首先,及时就医是关键,患者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尽早到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病情。其次,术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包括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术后,患者应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或胆漏等。患者在恢复期间应注意饮食,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以减轻胆囊的负担,促进恢复。了解胆囊炎的相关知识,积极预防胆石症的发生,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和定期体检,也有助于降低急性胆囊炎的复发风险。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