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吃茯苓会伤肝肾吗

2025.06.24 08:33

茯苓作为传统中药材,合理使用通常不会直接损伤肝肾。在中医理论中,茯苓性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水肿尿少、脾虚食少等症状。现代药理学研究也未发现茯苓含有明确肝肾毒性的成分,常规剂量下9-15克/日短期使用安全性较高。但需注意,任何药物不当使用都可能带来风险,茯苓的肝肾影响与个体体质、用药方案密切相关。

长期大剂量服用茯苓可能对肝肾造成潜在负担。茯苓的主要活性成分如茯苓多糖、三萜类化合物需经肝脏代谢,并通过肾脏排泄。超量使用超过30克/日可能增加肝肾代谢压力,尤其对已有肝肾功能不全者。部分研究发现,茯苓的利尿作用可能改变电解质平衡,间接影响肾脏浓缩功能。动物实验显示,极大量摄入相当于人用剂量100倍以上可能导致肾小管轻微空泡变性,但该现象在临床治疗剂量中极少出现。同时,茯苓可能影响某些药物代谢酶活性,与抗凝药、利尿剂联用时需警惕药物相互作用。

使用茯苓需严格遵循中医辨证原则,湿热体质者适宜,阴虚火旺者慎用。服药期间定期监测肝肾功能指标,出现乏力、尿量异常等症状及时就医。避免与酒类同服,酒精可能加重代谢负担。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选购时注意药材质量,霉变茯苓可能产生肝肾毒性物质。现代医学建议连续服用不超过2个月,需长期使用者应采用间歇给药方案。若存在慢性肾病、肝硬化等基础疾病,即使小剂量使用也应提前评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