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乙型肝炎会引起发热吗

2025.08.20 16:10

乙型肝炎确实可以引起发热。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个体的免疫系统会对病毒产生反应,导致一系列症状,其中发热是常见的表现之一。发热通常是由于体内的炎症反应引起的,身体试图通过升高体温来对抗病毒。

在感染初期,乙型肝炎可能表现为轻微的流感样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以及肌肉和关节疼痛等。这些症状通常伴随发热,体温可能会在37.5°C到38.5°C之间波动。随着病情的发展,部分个体可能会出现黄疸,即皮肤和眼睛发黄,尿液变深,粪便变浅等现象。这些症状的出现通常意味着肝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免疫系统正在积极对抗病毒。虽然并非所有感染乙型肝炎的人都会出现发热,但这一症状在急性肝炎的病例中相对常见。

在面对乙型肝炎时,需注意一些重要事项。首先,及时就医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出现发热、黄疸等症状时,专业的医疗评估能够帮助确定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其次,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合理饮食,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压力,有助于身体更好地应对病毒感染。避免与他人共享个人物品,尤其是针具和剃须刀等,以减少传播风险。对于高危人群,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了解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发热作为乙型肝炎的一个常见症状,提醒个体关注自身健康,及时采取措施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