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结核病的治疗有哪些

2025.09.01 08:56

小儿结核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规范使用抗结核药物、注重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加强营养支持、定期复查评估疗效、做好隔离防护。具体分析如下:

1.规范使用抗结核药物:小儿结核病需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用药原则。一线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疗程通常为6-12个月。药物剂量需根据体重精确计算,避免过量或不足。治疗初期需强化用药,后期巩固治疗,确保彻底杀灭结核杆菌,防止复发或耐药。

2.注重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抗结核药物可能引起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过敏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肝功能、血常规等指标,观察有无食欲减退、皮疹等症状。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辅以保肝治疗或更换药物,确保治疗安全。

3.加强营养支持:结核病消耗大,患儿常伴有营养不良。需提供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如瘦肉、鸡蛋、新鲜蔬果等。严重营养不良者可短期补充肠内或肠外营养,改善机体抵抗力,促进病灶修复。

4.定期复查评估疗效:治疗期间需通过胸部影像学、痰涂片或培养等手段定期评估病情变化。若病灶吸收不佳或症状反复,需排查耐药可能并及时调整方案。治愈后仍需随访1-2年,预防复发。

5.做好隔离防护:活动性结核患儿需隔离治疗,避免传染他人。居室保持通风,患儿佩戴口罩,痰液需消毒处理。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必要时预防性用药。

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停药或减量。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与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保持环境清洁,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