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如何改变走路摇晃的习惯

2025.07.23 08:36

走路摇晃可能与平衡能力、肌肉力量或姿势控制有关。需要加强核心肌群训练提升躯干稳定性、进行单脚站立等平衡练习改善前庭功能、调整步幅和速度保持匀速行走、选择合脚且支撑性好的鞋子减少足部晃动、通过靠墙站立等姿势矫正改善身体对位。具体分析如下:

1.加强核心肌群训练提升躯干稳定性:核心肌群包括腹部、背部和骨盆周围肌肉,是维持身体平衡的关键。日常可进行平板支撑或仰卧抬腿等动作,每周3次,每次15分钟,逐步增强肌肉耐力。肌肉力量不足会导致行走时上半身左右摆动,针对性训练能有效减少晃动幅度。

2.进行单脚站立等平衡练习改善前庭功能:前庭系统负责人体空间定位,功能减弱易引发摇晃。每天练习单脚站立30秒,交替进行3组,或在软垫上行走以增加难度。长期坚持可提高小脑对姿势的调控能力,使步态更平稳。

3.调整步幅和速度保持匀速行走:步幅过大或忽快忽慢会破坏行走节奏。建议以自然步频行进,步幅与肩同宽,脚掌充分着地。行走时目视前方,避免低头,有助于分散重心压力,减少不必要的身体晃动。

4.选择合脚且支撑性好的鞋子减少足部晃动:鞋底过软或鞋帮松弛会导致足部受力不均。应选用鞋底厚度适中、足弓处有支撑的设计,避免高跟鞋或拖鞋。合适的鞋子能稳定踝关节,降低因足部代偿引发的全身摇摆。

5.通过靠墙站立等姿势矫正改善身体对位:脊柱侧凸或骨盆倾斜可能引发代偿性摇晃。每天靠墙站立5分钟,确保后脑勺、肩胛骨和脚跟紧贴墙面,同时收腹提臀。长期坚持可调整力线,使行走时重心更居中。

出现持续摇晃且伴随疼痛或头晕时需及时就医排查病理因素。日常避免过度疲劳,行走时集中注意力,初期可借助拐杖或扶手辅助。改善习惯需循序渐进,突然改变步态可能增加关节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