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的手法通常包括提插法、捻转法、循法、弹法、刮法。具体分析如下:
1.提插法:提插法是将针体垂直上下运动的手法,通过调整提插的幅度和频率来调节刺激强度。进针后,针尖抵达预定深度,以手腕带动针体做小幅度上下运动,提插幅度一般在3-5毫米之间。轻缓提插可补虚,重快提插可泻实。操作时需保持针体垂直,避免弯针或滞针,同时观察反应,调整手法以适应不同体质需求。
2.捻转法:捻转法是通过旋转针体产生刺激的手法,分为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进针后,以拇指和食指捏住针柄,做小幅度的左右旋转,旋转角度通常不超过360度。顺时针捻转多用于补法,逆时针捻转多用于泻法。操作时需注意力度均匀,避免过度旋转导致组织缠绕或疼痛,同时结合提插法增强效果。
3.循法:循法是沿经络走向轻抚或按压的手法,用于引导经气或缓解滞针。在进针前或行针过程中,用手指沿针刺穴位所在的经络轻柔推按,方向多顺经而行。此法可帮助气血流通,增强针刺感应,尤其适用于气滞或敏感者。操作时力度需轻柔,避免用力过猛造成皮肤损伤。
4.弹法:弹法是用手指轻弹针柄以激发针感的手法。进针后,以食指或中指轻弹露在体外的针柄,使针体产生轻微震动。此法多用于加强刺激或唤醒迟钝的针感,适用于需快速调气的病症。操作时需控制力度,避免震动过大导致患者不适或针体移位。
5.刮法:刮法是用指甲或器械轻刮针柄的手法,用于持续激发经气。进针后,以拇指指甲沿针柄由上至下反复轻刮,产生规律性刺激。此法可维持针感,适用于慢性病或需长时间留针的情况。操作时需保持动作连贯,避免刮擦过重引起疼痛。
针灸操作需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手法,避免过度刺激或操作不当。施针前需确认穴位定位准确,过程中密切观察反应,及时调整手法强度。留针时间需合理控制,出针后注意按压针孔,防止出血或瘀血。
相关推荐
电针灸和针灸哪个好
针刺和艾灸,包括很多方法,针灸包括电针、刮痧、拔罐、放血、耳穴压豆、穴位、埋线,...
2020-02-26 17:15:44 570次点击
浑身无力是针灸引起的吗
到正规的医院接受规范的针灸治疗,一般是不会引起浑身无力的情况的。针灸以后如果出现...
2020-05-12 08:02:00 536次点击
电针灸和针灸的区别
电针灸和针灸的区别主要是电针加了一组电极。传统的针灸在针刺完穴位以后,需要进行捻...
2021-01-27 11:22:10 1778次点击
针灸的补泻手法
针灸补泻的手法种类繁多,临床常用的主要是提插补泻法和捻转补泻法。 提插补泻法主...
2021-01-27 14:12:00 591次点击
针灸的进针针法有几种
针灸的进针针法一般分为单手进针法和双手进针法。单手进针法主要适用于一些短针的操作...
2021-01-27 14:12:40 742次点击
肺炎一般分为哪几种类型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肺间质的炎症,它是可以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一些致病微...
不同的针灸手法有不同的作用功效吗
不同的针灸手法,对应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去法里有三种,直刺、平刺和斜刺...
肺癌早期信号有哪几种
肺癌早期信号有哪几种 肺癌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症状和体征的有无、轻重以及出现的...
肺炎包括哪几种类型
肺炎也分为很多种类型,常见的包括细菌性肺炎、霉菌性肺炎、结核性肺炎、真菌性肺炎、...
新冠包括哪几种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通常最典型的临床症状是以下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为主,表现出持续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