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脾胃湿热和脾胃虚寒有什么表现

2025.09.02 16:43

脾胃湿热和脾胃虚寒是中医常见的两种脾胃失调证型,临床表现有明显差异。

脾胃湿热主要表现为口苦口黏、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黏滞不爽或腹泻、小便短黄,舌苔黄腻。湿热内蕴可能导致皮肤油腻、痤疮或湿疹,身体困重乏力,午后潮热。长期湿热不化还可能引发肝胆湿热,出现目赤、胁痛等症状。脾胃湿热多因饮食肥甘厚味、嗜酒或外感湿邪所致,需清热化湿、健脾和胃调理。

脾胃虚寒则以脘腹冷痛、喜温喜按、食欲减退、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为特点,舌淡苔白滑。患者常畏寒肢冷,稍食生冷即腹泻,体力下降明显。虚寒证多因过食生冷、久病体弱或阳气不足导致,需温中散寒、健脾益气,常用理中汤、附子理中丸等方剂调理。

日常需注意饮食调护。脾胃湿热者应避免辛辣油腻、酒精及甜腻食物,适当食用薏苡仁、赤小豆等利湿之品;脾胃虚寒者忌生冷寒凉,可选用生姜、大枣、山药等温补食材。情绪紧张、过度劳累可能加重症状,需保持规律作息。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结合中医辨证施治,避免自行滥用寒凉或温燥药物,以免损伤脾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