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什么是卵巢黄体囊肿

2025.04.16 11:03

卵巢黄体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病变,通常发生在育龄期女性中。黄体囊肿是由于排卵后卵泡未完全退化,黄体持续存在并过度生长而形成的囊性结构。大多数情况下,黄体囊肿是无症状的,且会自行消退,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引起不适或并发症。

黄体囊肿的形成与女性月经周期密切相关。在排卵后,卵泡壁的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转化为黄体细胞,形成黄体。黄体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孕激素,为可能的妊娠做准备。如果未发生妊娠,黄体通常在月经周期结束时退化。在某些情况下,黄体未能正常退化,导致液体在黄体内积聚,形成囊肿。黄体囊肿的大小通常在2-5厘米之间,但也可能更大。大多数黄体囊肿在几周或几个月内自行消退,无需特殊治疗。如果囊肿破裂或扭转,可能引起急性腹痛、出血或其他严重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尽管黄体囊肿通常是良性的,但仍需注意一些潜在风险。首先,黄体囊肿破裂可能导致腹腔内出血,尤其是在剧烈运动或性交后。其次,囊肿扭转可能阻断卵巢的血液供应,导致组织坏死,需要紧急手术干预。黄体囊肿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与妊娠相关,如妊娠黄体囊肿,通常在妊娠中期自行消退。对于持续存在或症状明显的黄体囊肿,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超声检查或其他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定期妇科检查和关注身体变化是预防和早期发现黄体囊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