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中医五不治是什么

2025.07.09 08:32

中医五不治指的是古代医家提出的五种难以治愈或不宜治疗的情况。这一概念源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体现了中医对疾病治疗局限性的认识,也反映了古代医家的临床经验与治疗原则。

中医五不治具体包括骄恣不论于理者不治,轻身重财者不治,衣食不能适者不治,阴阳并脏气不定者不治,形羸不能服药者不治。第一种情况指患者傲慢无理,不遵医嘱,难以配合治疗;第二种指过分看重钱财而轻视健康,不愿投入必要资源调养;第三种指生活起居混乱,无法调整饮食作息配合治疗;第四种指病情复杂,脏腑气血严重失调,已超出治疗范围;第五种指身体极度虚弱,无法承受药物或针灸等治疗手段。这些情况并非绝对不治,而是强调治疗难度大或预后不良,需医患双方共同重视。

在实际诊疗中,中医五不治更多是提醒医者审慎判断病情,而非机械照搬。现代医疗条件改善,许多古代认为难治的疾病已有应对方法,但五不治的核心思想仍具借鉴意义。患者需积极配合治疗,调整生活方式;医者也需根据个体情况灵活施治,避免轻易放弃。理解五不治有助于正确认识中医的治疗观,既看到其局限性,也体会其以人为本的医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