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流行性腮腺炎怎么传播

2025.09.01 08:56

流行性腮腺炎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唾液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后触摸口鼻、母婴垂直传播、无症状感染者潜伏期排毒、密集场所空气飞沫扩散。具体分析如下:

1.直接接触感染者唾液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鼻咽分泌物中,近距离交谈、咳嗽或打喷嚏时,带有病毒的飞沫可被他人吸入。接吻、共用餐具等直接接触唾液的行为风险更高。病毒通过呼吸道黏膜或眼结膜侵入人体,潜伏期约14至25天。

2.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后触摸口鼻:病毒在体外可存活数小时,沾染患者分泌物的门把手、玩具等物品可能成为传播媒介。未清洁双手便触摸口鼻或眼睛时,病毒可能侵入黏膜。保持手部卫生和物品消毒是阻断传播的关键。

3.母婴垂直传播:妊娠期感染可能通过胎盘传染胎儿,导致流产或先天性腮腺炎。分娩过程中接触产道分泌物或产后哺乳时,新生儿可能经唾液感染。孕期接种疫苗可降低风险,但需避免在妊娠期接种活疫苗。

4.无症状感染者潜伏期排毒:约30%感染者无明显症状,但潜伏期和发病初期仍具传染性。病毒在症状出现前1至2天已开始通过呼吸道排出,易被忽视。隔离期应覆盖潜伏期至腮腺肿胀消退后5天。

5.密集场所空气飞沫扩散:学校、军营等封闭环境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病毒随飞沫在空气中短距离悬浮,通风不良时传播风险增加。佩戴口罩、减少聚集活动可有效降低感染概率。

感染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睾丸炎或卵巢炎并发症,饮食需清淡以减少唾液分泌刺激。急性期患者需单独使用餐具毛巾,痊愈后仍应观察有无听力下降或脑膜炎症状。疫苗接种是长期预防的核心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