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中医嗳气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5.09.01 17:10

嗳气在中医理论中多与脾胃功能失调、肝气犯胃或饮食不节有关,属于胃气上逆的表现。

中医认为嗳气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若脾胃虚弱,运化无力,食物停滞中焦,胃气不降反升,则易发嗳气。肝主疏泄,情志不畅或郁怒伤肝,可致肝气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嗳气频作。饮食不节,如过食生冷、油腻或暴饮暴食,损伤脾胃,亦会引发嗳气。外感寒邪或湿热内蕴,阻滞中焦气机,同样可能导致胃气上逆。不同证型的嗳气伴随症状各异,如脾胃虚寒者多伴胃脘冷痛,肝气犯胃者常见胁胀嗳气,食滞者则嗳气伴有酸腐气味。

调理嗳气需结合具体证型。脾胃虚弱者可选用健脾和胃的方药,如香砂六君子汤;肝气犯胃者宜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加减;饮食积滞者需消食导滞,保和丸较为适宜。日常需注意饮食有节,避免过饥过饱,少食生冷辛辣。情志调摄同样重要,保持心态平和有助于肝气条达。若嗳气反复发作或伴随消瘦、呕血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不可仅依赖自我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