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煅中药什么意思

2025.07.09 08:32

煅中药是指将中药材通过高温加热处理的一种炮制方法。这种方法利用火力的作用改变药材性质,增强疗效或降低毒性,是中药炮制工艺中的重要手段。煅制过程中,药材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使其更适合临床使用。

煅制中药的具体操作通常分为明煅和暗煅两种方式。明煅是将药材直接置于火中或高温环境下加热,如煅牡蛎、煅石膏等,使药材变得酥脆,便于粉碎和煎煮。暗煅则是将药材放入密闭容器中加热,避免直接接触火焰,适用于某些需缓慢受热的药材,如煅炉甘石。煅制不仅能去除药材中的水分和杂质,还能增强收敛、止血、固涩等功效。例如,煅瓦楞子可增强制酸止痛的作用,煅磁石则能提高镇静安神的效果。部分有毒药材经过煅制后毒性降低,安全性提高,如煅赭石。

煅制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火候不足或过度。温度过低可能导致药材未能充分转化,影响药效;温度过高则可能破坏有效成分,甚至产生有害物质。不同药材的煅制标准各异,需依据传统经验或现代研究数据操作。煅制后的药材通常需冷却后密封保存,防止吸潮变质。临床使用时,应结合具体病症和配伍原则,避免盲目使用煅制品。对于特殊体质或敏感人群,需谨慎评估煅制药材的适用性,确保用药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