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息肉应该怎么办

2025.01.04 17:41

胃息肉可根据息肉大小、数量、是否有癌变倾向等采取观察等待、药物治疗、内镜下切除、手术切除、改善生活方式。具体分析如下:

1.观察等待:如果胃息肉较小,没有引起任何不适症状,且经医生判断为良性可能性大时,可以选择观察等待。定期进行胃镜检查,监测息肉的大小、形态等变化。一般来说,对于直径小于0.5cm的息肉,如果没有高危因素,可先不做特殊处理,密切观察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治疗风险。

2.药物治疗:某些胃息肉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种可行的方法。通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联合使用。药物治疗可以改善胃部炎症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阻止息肉进一步发展,尤其适用于炎症性息肉。

3.内镜下切除:这是目前治疗胃息肉最常用的方法。对于直径较大一般大于0.5cm、有症状或者有癌变风险的息肉,内镜下切除是较好的选择。内镜下切除包括高频电凝切除法、激光及微波灼除法等。这种方法创伤小、恢复快,可以直接去除息肉组织,同时还能获取息肉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息肉的性质。

4.手术切除:当胃息肉较大、数量较多或者已经发生癌变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包括胃部分切除术等。这种方法适用于较为复杂的情况,虽然创伤相对较大,但能更彻底地去除病变组织,降低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5.改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胃息肉的管理也很重要。保持规律的饮食,避免过度饮酒、吸烟,减少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维持胃部健康。适当运动,减轻压力,也有利于改善胃部的整体状况。

在胃息肉的处理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方案。如果选择观察等待,要严格按照医嘱定期复查胃镜。进行药物治疗时,要确保按疗程规律服药,避免自行停药或换药。内镜下切除或手术后,要注意饮食的过渡,从流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同时要关注有无腹痛、黑便等异常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