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春红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霉菌感染是怎么回事

2025.04.14 16:13

霉菌感染是由于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环境潮湿、皮肤屏障受损、接触感染源等原因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1.免疫力低下:免疫系统功能减弱是霉菌感染的重要诱因。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对霉菌的防御能力降低,容易发生感染。常见于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癌症等慢性疾病的人群,以及接受化疗、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免疫力低下导致体内菌群失衡,霉菌得以大量繁殖并侵袭组织,引发感染。

2.长期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会破坏人体正常菌群平衡。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会抑制有益菌的生长,为霉菌的繁殖创造有利条件。特别是口腔、肠道、阴道等部位的正常菌群被破坏后,容易发生白假丝酵母菌等霉菌感染。这种情况常见于长期住院或反复使用抗生素的患者。

3.环境潮湿:霉菌适宜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繁殖。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如穿着湿鞋袜、居住环境通风不良等,会增加霉菌感染的风险。特别是足部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容易引发足癣等皮肤霉菌感染。游泳池、公共浴室等场所也是霉菌传播的高危环境。

4.皮肤屏障受损:皮肤是抵御外界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当皮肤受到创伤、烧伤、手术切口或长期摩擦时,其屏障功能被破坏,霉菌容易侵入并引发感染。糖尿病患者由于末梢循环障碍,皮肤容易发生微小破损,增加了霉菌感染的风险。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也会削弱皮肤屏障功能。

5.接触感染源:直接接触霉菌感染源是传播的主要途径。与感染者共用毛巾、拖鞋等个人物品,或在公共场所赤脚行走,都可能接触到致病霉菌。医护人员在接触感染患者时,若防护不当也可能被感染。接触被霉菌污染的土壤、植物等也可能引发感染,如孢子菌病等。

霉菌感染的治疗需要根据感染部位、严重程度和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预防措施包括保持个人卫生、改善生活环境、增强免疫力等。对于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感染。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也是预防霉菌感染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