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婴儿患有肠炎该怎么办

2025.02.10 16:10

婴儿患有肠炎应及时就医、调整饮食、补充水分、注意卫生、遵医嘱用药。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婴儿身体较为脆弱,肠炎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细菌、病毒感染等。医生可以通过详细检查,如粪便检测等确定病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如果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影响婴儿的健康成长。

2.调整饮食:对于患有肠炎的婴儿,母乳或配方奶的喂养方式可能需要调整。如果是母乳喂养,母亲要注意自己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果是配方奶喂养,可以根据医生建议更换为低乳糖或无乳糖的配方奶,减轻肠道消化负担。同时,要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避免过度喂养,让肠道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3.补充水分:肠炎常常伴有腹泻,这会导致婴儿体内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及时补充水分非常重要,可以选择口服补液盐,按照说明书的比例冲调后,少量多次喂给婴儿。补充足够的水分有助于防止脱水,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功能。如果婴儿已经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唇干燥、尿量减少等,应及时就医,可能需要通过静脉输液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4.注意卫生:保持婴儿的生活环境清洁卫生是预防和治疗肠炎的重要环节。要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婴儿的臀部,保持臀部干燥,防止红臀。婴儿的餐具、奶瓶等要定期消毒,可以采用煮沸消毒的方法。同时,家长在接触婴儿前后要洗手,避免将病菌传播给婴儿。

5.遵医嘱用药:医生会根据婴儿肠炎的病因和症状开药,家长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给婴儿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但抗生素的使用必须谨慎,过量或不当使用可能会破坏婴儿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加重病情。

婴儿患有肠炎期间,家长要密切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体温、腹泻次数等情况。如果出现异常变化,如精神萎靡、高热不退、腹泻加重等,应立即就医。同时,要避免带婴儿去人员密集的场所,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