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白芍补血有科学依据吗

2025.07.09 08:32

白芍补血具有一定科学依据,但需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和配伍药物综合评估。传统中医理论认为白芍具有养血调经、柔肝止痛的功效,现代研究则发现其活性成分对造血功能存在调节作用。

白芍中含有的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成分,可通过多途径影响造血系统。实验白芍提取物能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提升外周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其机制可能涉及调节铁代谢、改善微循环及抑制氧化应激对红细胞的损伤。白芍与熟地黄、当归等补血药材配伍时,能协同增强补血效果,这在中医学经典方剂如四物汤中得到体现。动物实验显示,白芍多糖可提升贫血模型小鼠的造血功能,但单独使用效果弱于复方制剂。

使用白芍补血需注意体质辨证与剂量控制。白芍性微寒,长期单用可能引起脾胃虚寒者腹泻,需搭配温性药材中和。现代医学提示,白芍具有抗凝血作用,围手术期或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者应慎用。孕妇及过敏体质者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目前研究多基于细胞或动物实验,临床数据仍有限,建议将白芍作为辅助调理手段,而非替代贫血的标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