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肾阴虚体内有湿浊阴津亏损怎么办

2025.09.02 16:43

肾阴虚伴随湿浊阴津亏损需滋阴与化湿兼顾,既要补益肾阴,又需祛除湿浊,避免单纯滋阴加重湿邪。调理核心在于平衡滋阴与祛湿的关系,通过药物、饮食和生活习惯综合调整。

肾阴虚多因久病、熬夜或房劳过度导致阴液不足,出现潮热、盗汗、咽干等症状;湿浊则因脾虚运化失常,湿邪内停,表现为舌苔厚腻、肢体困重。两者并存时,滋阴药物如熟地黄、山茱萸需配伍化湿之品如茯苓、薏苡仁,防止滋腻碍湿。中医常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或结合藿香、佩兰等芳香化湿药。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燥热及肥甘厚味,可食用银耳、百合滋阴,搭配赤小豆、冬瓜利湿。适当运动如八段锦有助于气血流通,但需避免过度出汗耗伤阴液。

注意事项包括避免盲目进补,需在医师指导下用药,尤其湿热体质者误用温补可能加重症状。长期熬夜或情绪紧张会耗伤肾阴,需调整作息与心态。舌苔厚腻明显时,可先侧重化湿再逐步滋阴。服药期间观察身体反应,若出现腹胀、腹泻可能提示药不对症。孕妇及慢性病患者用药前务必咨询专业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