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经常犯迷糊是怎么回事

2025.08.11 14:18

经常犯迷糊可能与睡眠不足、脑供血不足、营养缺乏、情绪压力过大、慢性疾病影响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睡眠不足: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大脑疲劳,影响认知功能和反应速度,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保证每天7-8小时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午间适当小憩。

2.脑供血不足:颈椎病、高血压或低血压可能影响脑部血液供应,导致头晕、思维迟钝。定期检查血压和颈椎健康,避免久坐,适当活动颈部。

3.营养缺乏:缺乏维生素B族、铁元素或血糖过低会影响神经传导和能量供应,引发迷糊感。均衡饮食,多吃全谷物、瘦肉、绿叶蔬菜,避免过度节食。

4.情绪压力过大:长期焦虑或抑郁会干扰大脑神经递质平衡,降低思维清晰度。通过冥想、深呼吸或适度运动缓解压力,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5.慢性疾病影响: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可能干扰神经系统功能。定期体检,遵医嘱控制基础疾病,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用药。

经常犯迷糊是身体发出的信号,需结合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综合判断。及时调整作息、饮食和心态,必要时就医排查潜在问题,有助于改善症状并提升日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