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宝宝夜啼哭闹怎么办

2025.09.18 16:35

宝宝夜啼哭闹时,家长需先排查生理需求或环境因素,如饥饿、尿布潮湿、室温不适等,再考虑疾病或情绪问题。若持续哭闹且伴随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多数情况下,通过调整护理方式能有效缓解。

夜啼常见于0-3岁婴幼儿,可能由多种原因引发。生理性因素如肠绞痛、出牙不适或睡眠周期不规律,可通过拍嗝、按摩腹部或调整作息改善。环境干扰如光线过亮、噪音或衣物过厚也易引发哭闹,建议保持卧室安静、温度适宜。心理因素如分离焦虑或过度疲劳,需增加白天的陪伴与安抚,避免睡前过度刺激。若伴随发热、呕吐、皮疹等症状,需警惕中耳炎、过敏等疾病,尽早就医排查。

处理夜啼时需避免过度依赖摇晃或喂奶止哭,以免形成不良睡眠习惯。记录哭闹时间与特点有助于医生判断原因。家长应保持耐心,避免情绪焦躁影响宝宝。哺乳期母亲需注意饮食,减少易引发胀气的食物。若尝试多种方法仍无效,建议咨询儿科医生或儿童保健科,排除潜在健康问题。夜间护理可适当增加安抚物品如安抚巾,但需确保安全性,避免窒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