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陀僧的作用是什么

2025.08.29 16:42

陀僧在传统医学中主要用于收敛止血、生肌敛疮。作为一味中药,其作用集中在治疗外伤出血、溃疡不愈等症状,具有较好的外用疗效。

陀僧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铅,通过与创面接触形成保护膜,促进组织修复。临床常用于金疮出血、湿疹溃烂等情况,能减少渗出、抑制细菌繁殖。古代医籍记载其可止血生肌,现代研究也证实其收敛作用源于铅盐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陀僧常与冰片、血竭等配伍,增强消炎镇痛效果,但需注意铅成分的潜在毒性。

使用陀僧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长期或大面积外用。铅化合物可能经皮肤吸收,孕妇、儿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不可内服,防止铅中毒。外用时应清洁创面,控制用量,出现红肿过敏立即停用。储存时需密封防潮,确保药效稳定。现代医学更推荐使用安全性更高的替代药物,传统用法需权衡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