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老人骨头摔裂了怎么办

2025.07.23 08:37

老人骨头摔裂后需及时就医检查明确损伤程度、保持受伤部位固定避免二次伤害、根据医生建议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干预、合理使用药物缓解疼痛和促进愈合、康复期进行适度功能锻炼恢复活动能力。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检查明确损伤程度:骨头摔裂后需尽快到医院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光或CT,准确判断骨折类型和位置。轻微骨裂可能仅需固定,严重错位或粉碎性骨折则需进一步处理。延迟就医可能导致愈合不良或畸形,影响日后行动能力。

2.保持受伤部位固定避免二次伤害:确诊后需用夹板、石膏或支具固定伤处,限制活动防止骨折端移位。卧床期间注意调整姿势,避免压迫患肢。搬运时需托住伤处上下关节,减少晃动。固定时间根据愈合情况调整,通常需4-8周。

3.根据医生建议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干预:无移位骨折可采用手法复位后外固定,定期复查观察愈合进度。复杂骨折或关节内骨折需手术内固定,如钢板、钢钉等稳定骨骼。高龄患者需评估手术风险,优先考虑微创方式减少创伤。

4.合理使用药物缓解疼痛和促进愈合:急性期可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疼痛和肿胀,严重疼痛需阶梯用药。配合活血化瘀中成药改善局部循环,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有助于骨骼修复。避免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影响愈合。

5.康复期进行适度功能锻炼恢复活动能力:拆除固定后逐步开展关节屈伸和肌肉力量训练,如握力球、抬腿练习等,防止僵硬和萎缩。初期动作宜缓慢,配合热敷或理疗松解粘连。随功能恢复增加负重训练,但需避免剧烈运动造成再次损伤。

骨头摔裂后需加强营养摄入,多补充蛋白质和胶原蛋白。日常起居需专人陪护,地面保持干燥防滑。定期复诊观察愈合情况,出现红肿发热需警惕感染。心理疏导同样重要,避免因行动受限产生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