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泌尿系统结核是什么病

2025.06.18 09:39

泌尿系统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泌尿系统器官引发的慢性特异性炎症,主要累及肾脏、输尿管、膀胱等部位,属于肺外结核的常见类型。该病多继发于肺结核,病原体经血行播散至泌尿系统,早期症状隐匿,易被忽视,但随病情进展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器官损伤。

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液到达肾脏后,在肾皮质形成微小病灶。若机体免疫力低下,病灶可扩大并蔓延至肾髓质、肾盂,继而通过尿液下行感染输尿管和膀胱。典型表现为反复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部分患者出现血尿或脓尿。晚期可因输尿管狭窄导致肾积水,甚至肾功能丧失。诊断需结合尿液抗酸染色、结核菌培养及影像学检查,CT可见肾实质空洞或钙化,膀胱镜可能发现黏膜结核结节。治疗以抗结核药物为主,需遵循早期、联合、规律、全程用药原则,疗程通常6-9个月。严重结构破坏者可能需手术干预,如肾切除或输尿管重建。

泌尿系统结核的误诊率较高,易与普通尿路感染混淆。长期不明原因尿路症状或抗感染治疗无效时,需警惕结核可能。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警惕药物不良反应。合并HIV感染或糖尿病患者预后较差,需加强免疫支持。预防关键在于控制肺结核传播,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可降低发病率。患者应避免劳累,保证营养,隔离期痰液及尿液需消毒处理。随访至少1年,通过尿检及影像学评估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