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馨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级甲等 眼科

视网膜动脉阻塞能恢复视力吗

2024.09.25 10:13

视网膜动脉阻塞后视力有可能部分恢复,但通常较难完全恢复正常视力。

视网膜动脉阻塞是一种严重的眼科急症,会导致视网膜急性缺血缺氧。如果能在发病后短时间内通常认为是数小时内及时进行正确的治疗,如通过按摩眼球、降低眼压、扩张血管等措施,有可能挽救部分视网膜功能,使视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即使经过积极治疗,由于视网膜已经遭受了一段时间的缺血损伤,视功能往往难以完全恢复如初,可能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问题。而且,如果延误了治疗时机,缺血时间过长,会造成视网膜不可逆的损伤,视力恢复则更为困难,甚至可能导致失明。

视网膜动脉阻塞的预后还与阻塞的部位、范围以及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例如,分支动脉阻塞相对中央动脉阻塞,对视力的影响可能较小,恢复的机会也相对较大。患者如果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全身性疾病,也会影响视力的恢复情况。视网膜动脉阻塞后视力的恢复情况存在个体差异,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对于患者来说,一旦出现视力急剧下降等异常表现,应尽快就医,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以提高视力恢复的可能性。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控制基础疾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视网膜动脉阻塞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