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溃疡怎么发展起来的

2025.02.05 05:54

胃溃疡的发展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因素、饮食因素、精神因素、遗传因素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主要生存在人的胃部及十二指肠内的革兰氏阴性菌。凭借螺旋形结构容易钻透胃黏膜,损伤胃和小肠的保护性内膜。而且幽门螺杆菌能够产生多种酶,如尿素酶等,分解尿素产生氨,氨可以中和胃酸,使其周围环境变为中性或碱性,有利于幽门螺杆菌的生存,同时氨对胃黏膜细胞有直接的毒性作用,长期作用下会导致胃黏膜炎症、溃疡的形成。

2.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引发胃溃疡的常见原因。这类药物会抑制体内环氧化酶COX的活性,COX有两种同工酶,即COX-1和COX-2。COX-1在维持胃肠道黏膜完整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NSAIDs抑制COX-1后,会减少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具有保护胃黏膜、增加胃黏膜血流、促进黏液和碳酸氢盐分泌等功能,其合成减少会使胃黏膜的防御能力下降,胃酸和胃蛋白酶就容易侵蚀胃黏膜,从而引发胃溃疡。

3.饮食因素:不良的饮食习惯会促使胃溃疡的发展。长期大量饮酒会直接损伤胃黏膜,酒精可以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使胃酸更容易侵入胃黏膜组织。另外,过度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其中的咖啡因、茶碱等成分会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当胃酸分泌量超过胃黏膜的防御能力时,就会对胃黏膜造成损害。而且如果经常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胃的正常消化节律被打乱,胃酸分泌也会失调,胃黏膜在胃酸的异常作用下容易形成溃疡。

4.精神因素: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下,会影响神经系统对胃的调节。大脑皮质功能失调会导致迷走神经兴奋,迷走神经兴奋会促使胃酸分泌增加。同时,精神因素还会影响胃黏膜的血液循环,使胃黏膜的血流量减少,胃黏膜的防御能力降低。在胃酸分泌增多和防御能力下降的双重作用下,胃黏膜容易受到损伤,进而发展为胃溃疡。

5.遗传因素:胃溃疡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胃溃疡患者,其亲属患胃溃疡的概率相对较高。可能是因为遗传因素影响了胃黏膜的结构和功能,使得胃黏膜的防御能力存在先天性的不足。例如,某些基因的突变可能会影响胃黏膜细胞的代谢、黏液分泌或者黏膜修复功能等,在受到外界因素如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等影响时,更容易发生胃黏膜的损伤,从而发展为胃溃疡。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饮酒、吸烟,尽量减少服用不必要的药物,保持良好的心态,规律饮食,这样有助于预防胃溃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