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乙脑疫苗后遗症有哪些

2025.09.01 08:56

接种乙脑疫苗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发热反应、过敏症状、神经系统异常、胃肠道不适。具体分析如下:

1.局部红肿疼痛:接种部位可能出现轻微红肿、硬结或触痛,通常持续1-3天自行消退。此类反应与疫苗成分刺激局部组织有关,属于常见免疫应答现象。若红肿范围扩大或疼痛加剧,需及时就医排除感染可能。

2.发热反应:部分接种者可能出现低热,体温多在38℃以下,持续1-2天可缓解。发热是机体免疫系统激活的表现,一般无需特殊处理。若高热不退或伴随寒战,需警惕其他感染性疾病。

3.过敏症状:极少数情况下出现皮疹、荨麻疹或面部水肿等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表现为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此类情况需立即采取抗过敏治疗,延迟处理可能危及生命。

4.神经系统异常:罕见情况下可能出现头痛、嗜睡或抽搐等症状。这些表现可能与个体对疫苗成分的特殊反应有关,需与乙脑病毒感染引起的神经系统病变严格区分。

5.胃肠道不适:少数接种者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或轻微腹泻。此类症状通常较轻且短暂,保持清淡饮食即可缓解。若持续呕吐或腹泻导致脱水,需补充电解质并就医。

接种后应留观30分钟以监测急性过敏反应。避免当日剧烈运动或揉搓注射部位。发热时可适量补液,但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类药物。既往有疫苗过敏史或免疫缺陷者需提前告知医师。接种后出现异常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