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怎么确定高血压

2025.03.07 20:05

高血压的确定通常通过定期测量血压、观察症状、了解家族病史、进行相关检查以及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等因素综合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1.定期测量血压:高血压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血压测量,通常需要在不同时间多次测量,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小于120毫米汞柱,舒张压小于80毫米汞柱。若收缩压持续高于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持续高于90毫米汞柱,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2.观察症状:高血压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头痛、头晕、心悸、视力模糊等症状。这些症状虽非特异性,但结合血压测量结果,可为诊断提供参考。

3.了解家族病史:高血压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了解家族病史有助于评估个体患病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进行相关检查:除了血压测量,还需进行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心电图等,以评估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程度,并排除其他潜在疾病。

5.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由其他疾病引起,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通过详细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有助于明确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

高血压的诊断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血压测量、症状观察、家族病史、相关检查以及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等。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控制高血压、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