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支原体感染血象怎么看

2025.03.11 11:56

支原体感染血象通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淋巴细胞比例减少、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加快。具体分析如下:

1.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支原体感染时,白细胞计数通常在正常范围内或略有升高。这是由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较为温和,不会导致白细胞显著增多。在某些情况下,如合并其他细菌感染,白细胞计数可能会明显升高。

2.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支原体感染时,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会有所增加。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在支原体感染中,中性粒细胞的增加反映了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

3.淋巴细胞比例减少:支原体感染时,淋巴细胞比例可能会减少。淋巴细胞在免疫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在支原体感染中,由于中性粒细胞的增加,淋巴细胞的比例相对减少。可能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免疫调节有关。

4.C反应蛋白升高:支原体感染时,C反应蛋白水平通常会升高。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其水平升高反映了机体对感染的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的升高有助于评估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监测治疗效果。

5.血沉加快:支原体感染时,血沉速度通常会加快。血沉是反映炎症和感染的非特异性指标,其加快可能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和免疫激活有关。血沉的加快有助于辅助诊断和评估感染的活动性。

支原体感染的血象变化反映了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和炎症反应。通过综合分析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和血沉等指标,可以更好地评估支原体感染的严重程度和进展情况。在实际临床中,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支原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