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儿童灌肠疗法有哪些

2025.08.22 16:42

儿童灌肠疗法主要包括清洁灌肠、药物灌肠、营养灌肠、镇静灌肠、降温灌肠。具体分析如下:

1.清洁灌肠:通过直肠注入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清除肠道内积存的粪便和毒素,适用于严重便秘或术前肠道准备。操作时需控制灌入液体的温度和速度,避免刺激肠黏膜,液体量根据儿童年龄和体重调整,一般每次不超过500mL。

2.药物灌肠:将药物溶解后经直肠注入,常用于解热、抗炎或止痉,如对乙酰氨基酚溶液或中药制剂。药物灌肠可避免口服给药对胃肠道的刺激,吸收速度快于口服,但需注意药物浓度和剂量,防止局部黏膜损伤。

3.营养灌肠:在无法经口进食时,通过灌肠提供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适用于严重消化道疾病或术后恢复。营养液需严格灭菌,渗透压接近体液,避免高渗溶液导致肠道脱水或损伤。

4.镇静灌肠:用于儿童检查或治疗前的镇静,如水合氯醛溶液灌肠。操作需精确计算剂量,灌入后保持体位以促进吸收,密切观察呼吸和意识状态,防止过度镇静。

5.降温灌肠:通过低温生理盐水灌肠降低体温,适用于高热惊厥或中暑。液体温度控制在25-30℃,避免过冷引发肠痉挛,灌入量不宜过大,降温过程中需监测体温变化。

灌肠操作前需评估儿童身体状况,排除肠梗阻或穿孔风险。选择合适导管,润滑后轻柔插入,避免损伤肛门和直肠。灌肠液温度接近体温,速度缓慢,防止肠内压骤增。操作后观察排便情况及有无腹痛、出血等异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