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溃疡的病因是怎么引起的

2024.12.03 11:23

胃溃疡的病因主要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因素、饮食因素、胃酸和胃蛋白酶、精神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可破坏胃黏膜的防御屏障,能产生尿素酶等物质,分解尿素产生氨,氨可中和胃酸,使幽门螺杆菌能在胃内酸性环境中生存,同时氨对胃黏膜细胞有毒性作用,引起炎症反应,长期可导致胃溃疡。

2.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会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其合成减少会使胃黏膜的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受到胃酸等物质的侵袭,从而引发胃溃疡。

3.饮食因素:长期饮食不规律,如暴饮暴食、过度饥饿,或者经常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会对胃黏膜造成直接的物理和化学性损伤,破坏胃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增加胃酸分泌,进而引发胃溃疡。

4.胃酸和胃蛋白酶:胃酸和胃蛋白酶是胃液中的主要成分,当胃酸分泌过多,胃蛋白酶活性增强时,胃黏膜的自身消化作用就会增强。胃黏膜的防御机制无法抵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就会导致胃黏膜受损,形成胃溃疡。

5.精神因素: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下,会影响神经系统对胃的调节,导致胃黏膜血管收缩,胃黏膜血流量减少,胃黏膜的防御功能减弱,同时也会促使胃酸分泌增加,从而引发胃溃疡。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尽量减少对胃黏膜有损害药物的使用等,有助于预防胃溃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