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被狗咬出血后没打疫苗,会不会得狂犬病

2025.08.21 17:54

被狗咬出血后,如果没有及时接种狂犬疫苗,确实存在感染狂犬病的风险。狂犬病是一种致命的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的唾液传播,尤其是狗、猫等哺乳动物。若被咬的动物携带狂犬病毒,且伤口未得到及时处理和疫苗接种,感染的可能性会显著增加。

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为几周到几个月,甚至更长。在潜伏期内,感染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病毒会在体内逐渐繁殖。一旦出现症状,病情发展迅速,通常表现为发热、头痛、焦虑等,随后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痉挛、意识混乱,甚至昏迷,最终导致死亡。及时接种狂犬疫苗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被可疑动物咬伤后。即使在咬伤后经过一段时间,仍然建议尽快就医,评估伤口情况和接种疫苗的必要性。对于不确定是否感染的情况,医生会根据伤口的严重程度、动物的健康状况以及当地狂犬病的流行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接种疫苗。

在处理被狗咬伤的情况时,首先应立即用清水和肥皂彻底清洗伤口,尽量减少病毒进入体内的机会。清洗后,尽快就医,专业的医疗人员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疫苗和其他相关治疗。伤口的处理和疫苗接种的及时性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了解被咬动物的健康状况也很重要,如果可能,尽量获取该动物的疫苗接种记录和健康信息。对于流浪动物或不明来源的动物,风险会更高,因此在接触这些动物时应格外小心。预防狂犬病的最佳方法是及时接种疫苗,避免与可疑动物接触,并在受伤后立即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