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如何判断宝宝脑积水

2025.09.11 19:33

婴儿脑积水的判断依据包括头围异常增大、前囟门隆起或紧绷、频繁呕吐或进食困难、眼神呆滞或落日征、发育迟缓或肌张力异常。具体分析如下:

1.头围异常增大:正常婴儿头围增长有固定范围,若每月增长超过2cm或持续高于同龄标准值,需警惕脑积水。头围测量应取眉弓至枕骨隆突的最大周径,连续监测数据比单次数值更有意义。颅骨缝未闭合时,脑脊液积聚会导致头颅代偿性扩张,形成不对称膨大。

2.前囟门隆起或紧绷:未闭合的前囟门在脑积水时会呈现饱满、鼓胀状态,触摸时有明显张力感。正常平躺时前囟门轻微凹陷,若持续凸起且伴随搏动减弱,提示颅内压增高。需注意哭闹或咳嗽造成的短暂隆起需与病理性状态区分。

3.频繁呕吐或进食困难:颅内压升高直接刺激呕吐中枢,导致喷射性呕吐,多发生于清晨或进食后。伴随拒奶、吮吸无力等表现,因脑室扩张压迫脑干神经核团。此类呕吐与普通溢奶不同,常无恶心前兆且反复发作。

4.眼神呆滞或落日征:眼球运动异常是特征性表现,上眼睑退缩导致巩膜暴露,眼球常向下凝视如落日。动眼神经受牵拉可引起瞳孔大小不等或对光反射迟钝。视觉追踪能力减弱,面部表情减少,需与先天性眼肌麻痹鉴别。

5.发育迟缓或肌张力异常:运动里程碑延迟如无法抬头、独坐,伴随下肢肌张力增高或痉挛性瘫痪。脑室周围白质损伤可导致运动协调障碍,部分患儿出现异常握拳或拇指内收。认知功能评估需结合月龄综合判断。

发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处理或延误。影像学检查是确诊的关键,日常需定期监测头围及神经行为变化。喂养时注意观察吞咽协调性,记录呕吐频率及性状。保持环境安静以减少颅内压波动,避免剧烈摇晃或头部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