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透析患者脑出血怎么办

2025.08.11 14:19

透析患者脑出血需立即停止抗凝治疗、快速控制血压至安全范围、紧急影像学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和范围、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抗凝治疗:透析患者常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脑出血时应即刻停用,避免出血加重。评估凝血功能,必要时使用拮抗剂逆转抗凝作用,同时调整透析方案,采用无肝素或局部枸橼酸抗凝,减少再出血风险。

2.快速控制血压至安全范围:脑出血后血压急剧升高会扩大血肿,需将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以下。优先选用静脉降压药物,如乌拉地尔或尼卡地平,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密切监测血压变化,防止低血压导致脑灌注不足。

3.紧急影像学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和范围:头颅CT是首选检查,可迅速确定出血量、位置及是否破入脑室。根据结果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判断是否需要手术干预。对于病情不稳定者,床旁超声或移动CT可作为替代方案。

4.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大量出血或脑疝倾向者需手术清除血肿或去骨瓣减压,挽救生命。少量出血或病情稳定者可保守治疗,包括降颅压、止血及神经保护措施。手术决策需结合患者基础状况及家属意愿。

5.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变化:持续监测意识、瞳孔、呼吸及心率,警惕脑疝发生。定期评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动态复查影像学。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维持内环境稳定。

透析患者脑出血病情凶险,需多学科协作处理。治疗过程中需平衡透析需求与出血风险,避免过度脱水导致低灌注。长期管理应优化血压控制,调整抗凝策略,降低再出血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