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出血性脑中风做什么检查

2025.09.11 19:34

出血性脑中风需进行头部CT检查、脑血管造影、磁共振成像、血液生化检查、腰椎穿刺。具体分析如下:

1.头部CT检查:头部CT是诊断出血性脑中风的首选方法,能快速明确出血部位和范围。CT图像可清晰显示脑内高密度出血灶,帮助判断血肿大小及是否破入脑室。急性期出血在CT上表现为边界清楚的高密度影,周围可能伴有水肿带。对于病情危重者,CT还能评估脑疝风险,指导紧急处理。

2.脑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通过注入造影剂显示脑血管形态,可发现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出血原因。该检查能清晰观察血管狭窄、闭塞或异常扩张,为后续手术或介入治疗提供依据。数字减影技术可进一步提高图像分辨率,但需注意造影剂过敏风险。

3.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对脑组织分辨率高,可鉴别陈旧性出血与新鲜出血。梯度回波序列对微小出血灶敏感,弥散加权成像能早期发现缺血性改变。磁共振血管成像无需造影剂即可显示脑血管,适用于肾功能不全者。

4.血液生化检查: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可评估全身状态及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异常可能加重出血,电解质紊乱会影响神经功能。血糖升高提示应激反应,需警惕预后不良。

5.腰椎穿刺: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用于鉴别诊断,血性脑脊液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需在排除颅内高压后操作,避免诱发脑疝。脑脊液压力升高与蛋白含量增加可辅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出血性脑中风患者需绝对卧床,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动作。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警惕再出血或脑疝发生。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保持大便通畅。康复训练应在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