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导尿膀胱萎缩怎么办

2025.06.06 19:49

导尿膀胱萎缩可通过定期夹闭导尿管训练膀胱功能、进行盆底肌锻炼增强控制力、采用间歇导尿减少持续刺激、配合针灸或中药调理促进恢复、必要时手术重建膀胱容量。具体分析如下:

1.定期夹闭导尿管训练膀胱功能:通过间断关闭导尿管,模拟自然排尿过程,刺激膀胱壁肌肉收缩,避免长期空虚状态导致肌纤维退化。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设定夹闭时长,逐步延长间隔,同时监测残余尿量及膀胱压力,防止过度充盈引发损伤。

2.进行盆底肌锻炼增强控制力:针对盆底肌群进行针对性训练,如凯格尔运动,可提升尿道括约肌张力,改善排尿控制能力。每日坚持3-4组收缩放松练习,配合腹式呼吸,需避免用力过猛导致肌肉疲劳。

3.采用间歇导尿减少持续刺激:替换长期留置导尿,按需清洁导尿可降低尿路感染风险,减少导管对膀胱黏膜的机械性刺激。需严格消毒操作,根据排尿日记调整导尿频率,维持膀胱适当充盈状态。

4.配合针灸或中药调理促进恢复:选取关元、气海等穴位针灸,或服用补气活血类中药,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膀胱平滑肌萎缩。需辨证施治,避免盲目用药,疗程通常需持续1-3个月。

5.必要时手术重建膀胱容量:若保守治疗无效且萎缩严重,可考虑肠代膀胱术或膀胱扩大术,以恢复储尿功能。术前需全面评估肾功能及全身状况,术后需长期随访排尿功能及并发症。

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排尿日记及超声检查结果,避免憋尿或过度饮水。饮食宜清淡,限制咖啡因及酒精摄入。出现血尿、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定期复查尿流动力学,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