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孩子有母乳性黄疸还能吃母乳吗

2025.09.04 17:07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通常不会影响母乳喂养,因此可以继续给宝宝喂母乳。母乳性黄疸一般出现在出生后一周内,主要是由于母乳中某些成分影响了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尽管这种情况可能让父母感到担忧,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母乳性黄疸是轻微且自限性的,通常在几周内会自行消退。

母乳喂养对宝宝的健康有重要的益处,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免疫因子,能够帮助增强宝宝的免疫力并促进其生长发育。即使在出现母乳性黄疸的情况下,继续母乳喂养也能提供宝宝所需的营养,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母乳喂养并不会加重黄疸的程度,相反,母乳中的成分可能有助于促进胆红素的排泄。父母在面对母乳性黄疸时,应该保持冷静,继续坚持母乳喂养,同时定期监测宝宝的黄疸情况。

在继续母乳喂养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宝宝的黄疸程度和其他身体状况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发现黄疸加重,或者宝宝出现嗜睡、吃奶困难、呕吐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咨询医生。定期进行体检,确保宝宝的体重增长正常,排便情况良好,这些都是判断宝宝健康的重要指标。保持良好的喂养习惯,确保宝宝每次都能充分吸吮母乳,有助于促进母乳的分泌和胆红素的排泄。父母在这个过程中也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焦虑,积极与医生沟通,获取专业建议。母乳性黄疸并不意味着需要停止母乳喂养,反而应当在专业指导下继续给予宝宝母乳,以促进其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