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面部骨折该怎么办

2025.09.15 22:25

面部骨折需立即就医避免二次损伤、固定骨折部位防止移位、影像检查明确损伤程度、根据类型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康复期避免咀嚼硬物及剧烈运动。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就医避免二次损伤:面部骨折后需第一时间前往医院,避免触碰或按压伤处。移动时保持头部稳定,防止骨折碎片移位损伤神经或血管。肿胀明显时可冰敷缓解,但不可直接接触皮肤。

2.固定骨折部位防止移位:医生会通过夹板、绷带或临时颌间固定装置稳定骨折端。上颌骨折可能需头帽支架,下颌骨折常用弹性绷带限制张口。固定期间避免面部受力,防止错位愈合影响功能。

3.影像检查明确损伤程度:X线片可初步判断骨折线,CT能清晰显示复杂骨折的立体结构,尤其是眼眶或颧弓等精细部位。三维重建辅助制定手术方案,确保复位精准度。

4.根据类型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无移位线性骨折可通过静养自愈,严重错位或复合骨折需手术复位。钛板内固定常见于下颌骨折,眼眶骨折可能联合填充材料修复缺损。开放性伤口需清创抗感染。

5.康复期避免咀嚼硬物及剧烈运动:愈合期约4-6周,初期以流食为主,逐步过渡到软食。避免打球、跑步等可能撞击面部的活动,定期复查评估愈合进度,必要时进行张口训练。

面部骨折后需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漱口水减少感染风险。肿胀消退前避免热敷或按摩,疼痛加剧或发热需及时复诊。长期随访关注咬合功能及面部对称性,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