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大便不成形到底是怎么回事

2024.12.03 11:23

大便不成形可能是饮食因素、肠道感染、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肠道肿瘤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因素:如果经常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或者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都可能影响肠道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导致大便不成形。比如吃了过多的冰淇淋,冰冷食物刺激肠道黏膜,使肠道蠕动加快,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短,不能充分吸收水分就被排出体外。要改善这种情况,需要调整饮食习惯,保持饮食均衡,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并且规律进餐。

2.肠道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肠道后,会引起肠道炎症,破坏肠道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例如痢疾杆菌感染,会侵袭肠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使肠道黏膜充血、水肿,分泌大量黏液,影响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导致大便不成形,可能还伴有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针对肠道感染,需要明确感染源,若是细菌感染,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使用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若是病毒感染,通常具有自限性,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身体的水盐平衡。

3.肠易激综合征:这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与精神心理因素、肠道动力异常、肠道菌群失调等有关。当患者处于精神紧张、焦虑、压力大的状态时,容易诱发肠易激综合征。例如,长期工作压力大的人,大脑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肠道功能,使肠道蠕动加快或者痉挛,导致大便性状改变,不成形,还可能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患者需要调整生活方式,减轻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必要时可使用药物调节肠道功能,改善症状。

4.消化不良:胃肠蠕动功能减弱、消化酶分泌不足等都可能引起消化不良。比如老年人胃肠蠕动功能较差,吃进去的食物不能及时被消化和推送,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发酵产生气体,使大便变得稀软不成形。对于消化不良导致的大便不成形,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适当运动促进胃肠蠕动,也可补充一些消化酶来帮助消化。

5.肠道肿瘤:肠道肿瘤会占据肠道空间,影响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肿瘤可能压迫肠道,导致肠道狭窄,使粪便通过受阻,同时肿瘤还可能引起肠道黏膜的炎症、溃疡等病变,影响肠道的消化和吸收。例如结肠癌患者,早期可能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大便不成形,随着病情发展,还可能出现便血、腹痛、腹部肿块等症状。如果怀疑是肠道肿瘤,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肠镜检查等,一旦确诊,根据肿瘤的类型、分期等采取手术、化疗、放疗等相应的治疗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等。如果大便不成形的情况持续时间较长或者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便血、体重下降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尽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