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馨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级甲等 眼科

什么是老花眼

2024.09.25 10:13

老花眼是一种眼部的生理现象,主要表现为随着年龄增长,眼睛的调节能力逐渐下降,导致看近物困难,难以清晰聚焦。

通常情况下,人眼通过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从而实现对不同距离物体的清晰聚焦。随着年龄的递增,晶状体逐渐变硬、增厚,睫状肌的调节能力也不断减弱。这就使得眼睛在看近处物体时,无法有效地调节焦距,从而出现视物模糊的情况。比如阅读时看不清书本上的字,需要将书本拿远一些才能看清。老花眼一般在40岁左右开始出现,之后会逐渐加重。

老花眼对日常生活会产生诸多影响。在工作中,对于需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人来说,可能会面临效率降低等问题。在生活里,阅读、缝纫、使用手机等日常活动也会变得不方便。为了应对老花眼,通常会选择佩戴老花镜来辅助看清近物。同时,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也很重要,如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注意用眼环境的光线适宜等。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其他眼部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也有一些其他方法来改善老花眼的症状,比如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等手术方式,但这些都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进行选择和决策。老花眼是衰老过程中常见的眼部变化,需要正确认识并积极应对,以保障视觉质量和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