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如何预防感染狂犬病

2025.09.25 16:46

预防狂犬病的关键在于避免被携带病毒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并及时接种疫苗。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感染动物的唾液传播,一旦发病几乎100%致命,因此主动防护和暴露后处置尤为重要。

日常生活中应远离流浪犬、猫或野生动物,尤其是行为异常的动物。家养宠物需定期接种狂犬疫苗,外出时使用牵引绳避免与其它动物接触。若从事兽医、动物救助等高危职业,建议提前接种暴露前预防疫苗。被动物咬伤后,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再用碘伏消毒,并尽快前往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医生会根据伤口暴露等级Ⅰ-Ⅲ级判断是否需要接种疫苗或免疫球蛋白,即使轻微抓伤也不可心存侥幸。疫苗接种需严格遵循5针法或2-1-1程序,全程接种才能确保免疫效果。

需注意狂犬疫苗应尽早接种,首针不超过暴露后24小时。接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及使用免疫抑制剂。即使动物事后确认健康,已启动的疫苗程序也不应中断。野生动物如蝙蝠、狐狸等即使无明显伤口接触,仅舔舐黏膜也可能传播病毒。狂犬病潜伏期通常1-3个月,极少数可能长达数年,因此暴露后处置没有安全期概念。所有疑似暴露情况均建议咨询专业医疗机构,不可自行判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