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妇科霉菌是怎么引起的

2025.04.16 11:04

妇科霉菌感染主要的病因包括免疫力下降导致菌群失衡、长期使用抗生素破坏阴道微环境、不良卫生习惯增加感染风险、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引发糖代谢异常、性接触传播交叉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免疫力下降导致菌群失衡:当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减弱时,阴道内原有的乳酸杆菌数量减少,无法有效抑制霉菌过度繁殖。这种状态常见于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或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的人群。免疫球蛋白分泌不足会削弱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使得白假丝酵母菌等致病菌获得生长优势,最终引发外阴瘙痒、豆腐渣样白带等典型症状。

2.长期使用抗生素破坏阴道微环境:广谱抗生素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会无差别消灭阴道内的有益菌群。乳酸杆菌作为维持阴道酸性环境的主要菌种,其数量锐减会导致pH值升高,失去对霉菌的天然抑制作用。特别是持续使用抗生素超过7天的人群,阴道菌群紊乱风险显著增加,需配合益生菌制剂进行预防。

3.不良卫生习惯增加感染风险:过度清洗阴道内部会破坏黏膜保护层,使用碱性洗液更会中和酸性环境。穿着不透气的化纤内裤会造成局部潮湿闷热,为霉菌提供理想繁殖条件。经期不及时更换卫生巾会使血液成为培养基,这些行为都会打破阴道自我清洁机制,需提倡每日清水清洗外阴、选择棉质透气的贴身衣物。

4.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引发糖代谢异常: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其阴道分泌物中葡萄糖含量升高,这种高糖环境直接促进霉菌增殖。糖尿病引发的周围神经病变还会降低局部免疫应答,形成感染易感状态。临床数据显示血糖高于11.1mmol/L时,霉菌感染复发率较正常人高3-5倍,严格控糖是预防关键。

5.性接触传播交叉感染:霉菌可通过性行为在伴侣间相互传染,尤其男性携带者常表现为无症状状态。不洁性行为会引入新的菌株,破坏原有微生态平衡。使用避孕套能有效降低传播风险,但需注意同时治疗性伴侣,避免形成治疗-再感染的恶性循环。

除上述因素外,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升高、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居住环境潮湿等因素也会影响发病概率。预防需从维持菌群平衡、控制基础疾病、改善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入手,出现症状应及时进行白带常规检查,避免自行用药导致耐药性产生。规范治疗配合环境干预可有效降低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