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婴儿腹胀吐奶怎么治疗

2025.09.01 08:56

婴儿腹胀吐奶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减少空气吸入、按摩腹部、控制喂养量、保持直立体位缓解。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喂养姿势:喂养时保持婴儿头部略高于身体,呈半坐位或斜抱姿势,有助于乳汁顺利进入胃部,减少逆流风险。奶瓶喂养需确保奶嘴孔大小合适,避免流速过快或过慢。母乳喂养时注意婴儿嘴唇完全含住乳晕,减少空气吸入。喂养后避免立即平躺,可轻拍背部帮助排气。

2.减少空气吸入:喂养过程中避免婴儿哭闹时喂奶,哭闹易导致大量空气吞入。奶瓶喂养时倾斜奶瓶使奶液充满奶嘴,不留空气间隙。喂养间隙可暂停片刻,让婴儿自然吞咽后再继续。喂奶后轻拍背部5-10分钟,帮助排出胃内空气,减少腹胀和吐奶。

3.按摩腹部:顺时针轻柔按摩婴儿腹部,促进肠道蠕动和气体排出。按摩前双手搓热,避开脐部未愈合区域,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可配合屈腿动作,轻轻将婴儿双腿向腹部按压,帮助排气。按摩需在喂奶后半小时进行,避免按压胃部引发吐奶。

4.控制喂养量:少量多次喂养,避免单次喂奶过量导致胃部过度扩张。母乳喂养按需哺乳,但单侧乳房吸吮时间不宜过长。配方奶喂养需按月龄调整奶量,避免过度喂养。若婴儿频繁吐奶,可适当减少单次奶量,增加喂养次数,减轻胃部负担。

5.保持直立体位:喂奶后竖抱婴儿15-20分钟,头部靠在肩膀上,手掌空心轻拍背部。直立体位利用重力作用减少胃内容物反流。避免喂奶后立即更换尿布或摇晃婴儿,防止腹压增高引发吐奶。睡眠时可抬高婴儿床头15度,侧卧位有助于减少吐奶风险。

腹胀吐奶需观察是否伴随发热、精神萎靡或体重不增,出现异常及时就医。避免过度包裹或紧束腹部衣物,选择透气宽松的穿着。配方奶冲泡需按比例调配,过浓或过稀均可能加重消化负担。母乳喂养者需注意饮食清淡,减少易产气食物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