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梗死肢体后遗症怎样康复锻炼

2025.08.11 14:18

脑梗死肢体后遗症康复锻炼需结合被动关节活动、主动抗阻训练、平衡协调练习、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心理支持与激励。具体分析如下:

1.被动关节活动:早期卧床阶段需由专业人员或家属协助完成关节屈伸、旋转等被动运动,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动作应缓慢轻柔,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重点针对瘫痪侧肩、肘、髋、膝等大关节。若出现疼痛需立即停止并调整力度。

2.主动抗阻训练:肌力恢复至3级以上时可逐步增加阻力锻炼,如弹力带拉伸、哑铃举握或自重训练。训练强度以不引起疲劳为度,每组动作8-12次,每日2-3组。注意双侧肢体同步练习,避免健侧代偿过度导致姿势异常。

3.平衡协调练习:从坐位平衡开始,逐步过渡到站立及行走训练。使用平衡垫或扶墙练习单腿支撑,配合上肢抓握动作增强协调性。初期需专人保护防止跌倒,后期可尝试上下台阶、绕障碍物行走等复杂任务。

4.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模拟穿衣、洗漱、进食等场景,选择适应性工具如防滑餐具、长柄穿衣钩辅助。训练中强调患侧肢体参与,例如用瘫痪手扶碗、练习扣纽扣等精细动作,逐步减少对健侧的依赖。

5.心理支持与激励:康复过程中易出现焦虑或沮丧情绪,需通过定期评估进步、设定阶段性目标增强信心。家属应避免过度照顾,鼓励自主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必要时介入专业心理疏导。

康复期间需定期评估功能恢复情况,调整训练方案。避免过度训练导致肌肉拉伤或关节损伤。注意监测血压、心率等基础指标,训练前后做好热身与放松。饮食需均衡营养,保证蛋白质摄入以促进肌肉修复。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