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什么情况必须做心脏支架

2025.03.24 17:51

心脏支架植入在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治疗无效、冠状动脉严重狭窄以及心肌缺血导致心功能不全等情况下必须进行,具体分析如下:

1.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突然完全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若不及时开通血管,心肌将大面积坏死,危及生命。此时必须紧急进行心脏支架植入,迅速恢复血流,挽救濒死心肌,减少梗死面积,改善预后。支架植入能有效开通阻塞血管,恢复心肌供血,是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2.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表现为胸痛频繁发作,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提示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随时可能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这种情况下必须及时进行心脏支架植入,稳定斑块,防止病情恶化,降低心肌梗死风险,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

3.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治疗无效: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后,仍频繁发作胸痛,影响日常生活,提示冠状动脉狭窄严重,心肌缺血明显。此时必须考虑心脏支架植入,通过机械扩张狭窄血管,改善心肌供血,缓解症状,提高运动耐量,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程度。

4.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管狭窄程度超过70%,特别是左主干或前降支近端等重要部位狭窄,即使没有明显症状,也必须进行心脏支架植入。严重狭窄随时可能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支架植入能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保护心肌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5.心肌缺血导致心功能不全:长期心肌缺血可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出现心功能不全,表现为活动后气促、乏力、下肢水肿等。这种情况下必须进行心脏支架植入,改善心肌供血,恢复心肌收缩力,逆转心功能不全,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心力衰竭住院率和死亡率。

心脏支架植入是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术前需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包括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心功能状态、并发症等,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术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定期随访,监测支架通畅情况,预防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形成。同时,患者需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如戒烟、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以降低心血管事件复发风险。